2月11日正月十四,在連城縣羅坊鄉,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型客家民俗活動——羅坊走古事熱鬧上演,喜鬧元宵佳節,吸引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和數以萬計的海內外賓朋齊聚客家連城,見證這一民俗盛宴。
上午十時許,在羅坊始祖堂、四世祖堂,裝扮后的七棚古事齊聚“亮相”,在安全人員的保護下,“古事”競相奔跑,穿行于上羅村、下羅村的大街小巷,時而跌宕起伏,時而歪斜傾倒,場面扣人心弦。行至鄉政府旁的屋背山大坪后,“古事”開始圍圈奔走競賽,左三圈、右三圈,共十八個來回,以誰跑得最快討得吉利彩頭。
“沖?。 薄凹佑桶?!”......剎那間,鑼鼓聲、歡呼聲、哨子聲、奔跑聲、爆竹聲連成一片,編織成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樂章?!拔颐磕甓紒砜?,感覺力量十足,特別振奮人心?!庇慰袜u雪華帶著一家人早早擠在人群前排,手機一刻不停地在拍攝視頻,向遠方朋友分享這一盛況。
“這是我第二次回來參加走古事,我很高興、很自豪!”跟隨經商父母在外上學的羅俊坤小朋友,是“義”字棚李世民的裝扮者,他前一天特意趕回村里參加這一場民俗活動?!白吖攀隆惫灿衅吲铮慈辶_氏傳承千年的“忠、義、仁、智、信、禮、和”祖訓家規依次排序,蘊含著客家先民的樸素思想和文脈傳承。
每棚古事由兩名7至12歲左右體壯膽大的男童扮演,按戲曲裝扮,化妝臉譜,身著戲袍,一名扮領先的天官主角,一名扮護官的武將。而后每棚依次扮李世民、薛仁貴;劉邦、樊噲;楊六郎、楊宗保;高貞、梅文仲;劉備、孔明;周瑜、甘寧。天官直立在一條鐵軒上,腰身用鐵圈固定,武將坐立在轎臺上,成兩個層次。轎臺由木柱鑲成的方形框架,四周飾以精美的畫屏、兩根轎桿,每棚約400余斤,須用20多人抬,三班輪替,共60多名抬夫,他們齊心協力、喊著口號,共同演繹這場傳承數百年的民俗大戲。
“之前在網上就看到羅坊走古事,非常震撼,這次特意過來現場一飽眼福,果然名不虛傳!”從廣州慕名而來觀看的攝影愛好者蘇兆平激動地說道,連城的客家民俗風俗很濃郁,節慶氛圍足,隨便一拍就是好作品。走古事不但要在岸上競速狂奔,更需在水中逆流爭渡,正月十五正午時分,“古事”還將列隊從云龍橋下青巖河,逆水而上,群追群趕,高潮迭起,這是羅坊走古事最“狂”的畫面。村民們在河流中拼力而為,不顧天寒水深、河石苔滑,跌倒了再爬起,情緒異常高昂,直到“古事”抵達終點河邊,一年一度的“走古事”才得以告終。
羅坊走故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,是“閩西客家元宵節慶”的璀璨明珠,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,被譽為“中國山村狂歡節”,是當地人為紀念祖先不遠萬里跋山涉水、戰勝種種艱難險阻由中原遷徙而來,展現先祖奮勇拼搏、力爭上游的創業精神,教育、激勵后人。“我從小就看大人們走古事,現在我也參與進來,感覺扛起了傳承的責任,”年輕村民羅露感慨道。
現如今,羅坊走古事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傳承、一條精神紐帶,更是一場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客家民俗文化體育活動?!敖M織走古事,年年都有新挑戰。但只要能讓這古老習俗延續,大伙都愿意迎難而上??吹嚼侠仙偕倌樕系男θ?,就知道我們的堅持沒錯。未來,我們還會不斷創新,讓羅坊走古事走向更廣闊的舞臺?!绷_坊走古事指揮羅欽太表示。
記者:黃水林 江鈺婷 張永 李偉帥
主管單位:連城縣委宣傳部
主辦:連城縣融媒體中心
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:0597-8923633
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:0597-8935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