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8日,筆者從龍巖市連城縣河長辦獲悉,該縣對近期市、縣河長辦在廟前鎮開展聯動巡查中,發現的豐圖村河道多處河段存在垃圾入河及圍擋養殖種植等問題,啟動新出臺的《連城縣河道專管員問題倒查及問責制度》,對相關河道專管員履職情況進行問題倒查,發現3位責任河道專管員履職盡責不到位情況屬實,責成廟前鎮河長辦對3位責任河道專管員予以約談提醒,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,夯實河道管護“網底”。

河道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。連城縣地處山區,河道分布廣泛,管理保護工作尤為重要。然而,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河道管理面臨著諸多挑戰,為了有效應對這些挑戰,該縣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,出臺了《連城縣河道專管員問題倒查及問責制度》。該制度明確了河道專管員的工作職責和要求,規定了問題倒查的程序和標準,以及問責的依據和處理方式。制度要求河道專管員在日常工作中,要切實履行河道巡查、問題上報、整改落實等職責,確保河道暢通、水質清潔、生態良好。同時,制度還建立了問題倒查機制,對縣級及以上相關部門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倒查,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,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。
“這一制度的出臺實施,標志著連城在河道管護工作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,旨在通過問題倒查和問責機制,全面提升河道專管員的履職執行力和工作效能,確保河道生態環境持續改善。”連城縣水利局副局長、縣河長辦常務副主任羅廣西介紹說,問題倒查制度的實施不僅是對河道專管員的一次全面檢驗,也是連城深化河道管護“網底”建設的重要舉措。為了推動制度落實,該縣還印發了《連城縣河道專管員績效考評及問題倒查問責工作實施方案》,并組建績效考評及問題倒查問責工作小組,指定專人通過自查自糾、專項檢查、群眾監督等多種方式,對全縣325名河道專管員的履職情況開展問題倒查,并逐步形成常態化管理制度。4月以來,共開展問題倒查975人次,對4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河道專管員進行約談提醒,在河道專管員隊伍中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,以點帶面推動河道專管員隊伍的規范化管理。

在實施問題倒查制度夯實河道管護“網底”過程中,連城縣還注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,組建巾幗護河隊、河小禹志愿護河隊、企業河長志愿護河隊、黨員河長志愿護河隊、姜公河長志愿護河隊、老兵河長護河志愿服務隊等6支志愿隊伍,開展了一系列護河志愿服務活動,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、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。同時,積極打造宣傳新陣地,建成了市級河長辦標準化建設宣教中心連城示范點—連城縣河長制宣教館,創建“瞰連水—河長篇”視頻專欄,拍攝美麗河流視頻8篇次,建成河長制主題公園17個,增設涼亭、水車、護河標語、治水名人簡介等配套設施,讓群眾在共享“水清、河暢、岸綠、景美”美好成果的同時提升愛河護河意識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緊緊圍繞河道管理保護工作的目標任務,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和機制,全面提升河道管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益。”羅廣西表示。截至目前,連城縣域內主要流域7個國省控斷面、4個省控小流域斷面、3個市控斷面I-Ⅲ類水質比例均為100%。
記者:黃水林 通訊員:羅圣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