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商作為時下最流行的創業模式
日進斗金年入百萬似乎都不足為奇
但是電商這條致富之路走起來真有這么容易嗎?
我們今天就讓90后電商創業小伙江家印
為我們講述電商人背后的故事
江家印,連城姑田人,福建省硒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。公司主要經營范圍是短視頻前中后期運營,以及直播電商變現。
記者黃晨欣:那您是為什么會開始從事視頻,還有這個電商的行業呢?
江家印:我是2019年回到我們縣城的,當時回來也是有三個點。第一點是因為我們回到家鄉的話,可以離父母近一些,可以多陪陪父母。第二點也是說喜歡鄉村的慢生活,因為鄉村都是有很多小時候的記憶,剛好自己也特別喜歡攝影,然后就結合自己的愛好,從事短視頻的創作。第三,是響應我們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,如果一個鄉村沒有年輕人的話,還談什么鄉村振興呢?所以說我們回來了,盡自己一些綿薄之力。
記者黃晨欣:那您這個創業的團隊是大概有多少個人,規模大嗎?
江家印:這個團隊的話開始是我一個人,負責短視頻的前中后期,包括文案策劃剪輯,還有發布視頻都是一個人。然后慢慢地我們做了1年多了,我們的團隊也慢慢大了起來,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。
記者黃晨欣:那您還記得您這個電商賣出的第一單當時什么樣的情況嗎?
江家印:當時我們也是前期拍攝視頻的時候是沒有一點收入的,全靠我們的愛“發電”,但“用愛發電”是不能夠長久的,我們也需要從短視頻行業中得到一定的變現。當時也是嘗試過直播帶貨。但是剛開始直播,一場直播可能就幾個人在線或者幾十個人在線,但是我們要把它當成幾百人在線賣力講解。
我記得我們當時是賣粽子,賣粽子的時候出了第一單,然后真的是覺得意義特別大特別深刻,因為有一才有二,從一開始是一個突破,這個我們也是有記錄了下來,非常地深刻。
像我們短視頻其實也不是特別容易,我們制作視頻的流程其實是有很多步驟的,從前期的策劃、腳本、框架,到中期的拍攝,還有后期的視頻剪輯處理,都是需要非常多精力的。很多觀眾看到的一分多鐘兩分多鐘視頻,其實我們有時候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才能制作出來。
這邊也是我們現在拍攝的一個現場,跟我們意隆意鴻合作,也是形象非常正面的兩兄弟,而且意隆也是我們的全國殘運會冠軍,形象也非常好,非常適合我們拍“三農”題材視頻。剛好也是國家的政策,鄉村振興,我們便一起做短視頻創作。
記者黃晨欣:像我們拍攝這些“三農”的視頻,我們也可以帶動很多農特產品來銷往全國各地。
江家印:對,可以拓寬市場。
記者黃晨欣:從你創業以來,銷售額大概怎么樣?
江家印:我們的短視頻運作,加上直播電商經濟,我們銷售額大概在100萬元左右。
記者黃晨欣:才不到1年。
江家印:對,不到1年。
記者黃晨欣:那可以帶動我們的農村經濟。
江家印:對,還有一些就業崗位,也可以帶動一些。
記者黃晨欣: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電商這個行業。那餅就這么大塊,會不會做起來越來越難呢?
江家印:挑戰是有的,但是這個也是我們的新興行業,短視頻也是需要同行之間各種交流,吸收一些養分,因為很多知識都是新的,所以說大家都在進步,都在努力都在學習。所以說雖然有挑戰,但是機遇也是非常多的。
記者黃晨欣:就是只要用心沒有什么事情,做不成。
江家印:對對對對。
記者黃晨欣:那有沒有什么話,可以送給我們想要回鄉創業的電商人呢?
江家印:有的,如果在外面迷茫了,或者說外面待得特別累的一些年輕人,可以回到家鄉去嘗試一下,去感受一下我們家鄉這些年的變化。回到家鄉,讓家鄉更有活力,讓夢想回歸家鄉,不忘初心,努力前行, 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