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贏得人民信任,得到人民支持,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,就能夠無往而不勝。1929年12月3日,毛澤東、朱德、陳毅率部隊在連城新泉開展為期10天的“新泉整訓”,他們深入基層一線、開展調查研究,征詢大家對紅軍建設的意見,逐步形成“理論聯系實際,密切聯系群眾”的優良作風。這些年,新泉當地加大對革命文物的保護力度,發揮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、革命傳統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激發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精氣神,助力老區鄉村振興。
“更要提高政治站位,我們現在是一定要去做,我們就是親歷者。”這天,連城縣新泉鎮黨委書記吳懷生在大榕樹講壇為黨員干部們講課。
連城縣新泉鎮北村連南河邊的這棵大榕樹下,每周一期的"大榕樹講壇"引來不少群眾聆聽。1929年新泉整訓期間,毛澤東就是在這里召開群眾大會,這棵近千年的大榕樹見證了紅四軍進駐新泉的烽火歲月,如今更是成為了新思想、新理論、新政策的宣傳陣地。
連城縣新泉鎮黨委書記 吳懷生說:“大榕樹講壇,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黨的好方針好政策,打造紅色歷史學習教育新陣地。”
1929年開展的“新泉整訓”,是紅軍首次大規模、規范化的全軍集訓,成為我軍政治整訓制度化、規范化的首創。新泉整訓期間,毛澤東深入基層開展各種調查會,找干部、戰士和農民等談心,征詢對紅軍建設的意見。傳承,不止于大榕樹下。新泉11處紅色革命舊址中,有6處作為“古田會議舊址群”的組成部分,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當地修建紅四軍新泉整訓紀念館,館藏文物2700多件。如今,紀念館及周邊紅色舊址,成為干部群眾參加黨性教育、開展研學活動的重要場所。
紅四軍新泉整訓紀念館館長 伍玲金說:“毛澤東在紅軍初創時期,就播下‘理論聯系實際,密切聯系群眾’優良作風的種子,現在這些好作風也成了我們新時代助力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。”
連城塘前村有20多口水塘,近年來,當地結合美麗鄉村建設,引導群眾清理改造水塘和周圍不便耕種的深水田,種植荷花,培育休閑農業。300多畝的荷花還引來了外地游客。“荷韻新塘”每年吸引來12萬多名游客,旅游收入600多萬元。
連城縣塘前鄉黨委書記 傅永貴說:“革命先輩優良作風,讓我們也更加明確了奮斗目標,在鄉村振興發展道路上,我們特別注重實地調查,方法對了,群眾參與的熱情也高了,現在可以說全鄉干部群眾掀起了干事創業的熱潮。”
補齊民生短板,優化功能布局,總投資超12億元的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正在全縣城鄉全面鋪開。項目建成后,將解決城鄉供水不平衡問題,實現城鄉供水“同網、同質、同價、同服務”,為老區群眾建立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飲水安全保障體系。
連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羅曉波說:“結合黨史學習教育‘我為群眾辦實事’實踐活動和‘再學習、再調研、再落實’活動,傳承紅色基因,凝集奮進力量,統籌城鄉發展,讓35萬人民實實在在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。”
記者 福建臺:邱金太 連城融媒:張鈴 陳宗煒 葉先鋒 鄒定專